从“濒死”到活成榜样,这家传统媒体有什么绝招?
点击“传媒茶话会”关注我们
导读
这是一家经常“逆行”的报纸!
13年前,当行业景气,同行都活得滋润时,他差点儿死掉!
这两年,传统媒体日子普遍难熬,他却保持着收入年均21%的增长率,日子过得风生水起!
没有财政拨款、没有补贴,孱弱的他如何在报业寒冬里杀出一条血路?
六月中旬,《传媒茶话会》对话《北京商报》总编辑李海,为您展现《北京商报》向死而生的传奇经历,以期对苦苦挣扎中的传统媒体有所助益。
不只是一张报纸!
《北京商报》创刊于1985年,原名《北京现代商报》,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,是北京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经济日报。
没有谁能够一直站在辉煌的顶点。
2004年,大多数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保持稳定上升,《北京商报》的发展却到了谷底,一度被考虑关停。
退无可退、必须转型!
作为一家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,没有财政拨款,也没有补贴,提前到来的生存危机逼着《北京商报》先人一步走上了转型之路。
2006年8月8日,《北京现代商报》正式更名为《北京商报》,随着名字一同改变的是《北京商报》对自身的定位。
从“植根北京的综合类经济报”到“植根北京又不局限于北京的财经类日报”再到今天的“商报是一张报纸,又不只是一张报纸”,定位的不断转变反映的是《北京商报》整体转型思路的转变。《北京商报》不仅是一张报纸,还推出了六大平台:
1.追求当日新闻深度化的内容平台;
2.独立于商报两微一端之外的互联网营销平台;
3.立足会展经济的活动平台;
4.发挥新闻和旧闻价值的研究平台;
5.培育权威评价体系的评选平台;
6.整合多元化传播渠道的促销平台。
六大平台以内容平台为基础,将内容作为赋能器,持续为另外五个平台赋能;将内容作为杠杆,为另外五个平台发挥潜能提供支点。内容越强大,杠杆率就越高,其他五大平台迸发的能量也就越大。
“改造旧体制,打造新引擎,搭建多平台,实施一体化”,这20个字统领了六大平台的建设思路。
同时,为了“跳出商报做传播”,《北京商报》实行部门公司化。例如,《北京商报》将大型活动部和网络技术部实现公司化,融入市场,拓展会展经济,搭建互联网营销平台。《北京商报》总编辑李海告诉《传媒茶话会》:“如果当时止步不前,还停留在大型活动部,就只能做报社自己的内部活动,打不开局面,如果还只是网络技术部,只能做好自己的两微一端,而不会去编织互联网营销的大网。”
内容垂直细分 灵活调整业务单元
内容,是媒体的核心价值。《北京商报》总编辑李海向《传媒茶话会》表示,他们有一个基本判断,内容是“本”,如果舍本逐末,早晚会迷失自己。与此同时,也不能空谈“内容为王”,不能陷于“报人情怀”。要做到两点:一是变新闻生产为内容生产;二是变“版中心”为“网中心”。
《北京商报》将整体性行业和前沿性行业不断细分,做好垂直领域报道研究。比如,将商业新闻中心从产经新闻中心中分离出来,独立建制,又将旅游餐饮从商业新闻中心分离出来,独立建制。
《北京商报》总编辑李海认为有垂直,才有深度、圈子和专业度,而深度、圈子、专业度,是经济类媒体的立脚点和发力点,有助于专业媒体在特定领域建立影响力。
不同时期,《北京商报》的新闻业务单元有增有减,“就像细胞一样,不断裂变,形成新的细胞。当这个细胞缺氧快撑不下去的时候,迅速调整,让有活力的细胞做大做强。”《北京商报》总编辑李海对《传媒茶话会》说。
截至2017年5月,《北京商报》设有要闻中心、产经新闻中心、商业新闻中心、旅游新闻中心、财经新闻中心、文化产业新闻中心共6个新闻中心,以及理财、电商、保险、文化消费、基金、汽车、互联网金融等30个新闻业务单元。
以内容为赋能器 打造品牌IP
在绝境中被逼着走向转型之路的《北京商报》,没有转型的经验可以参照、没有雄厚的资金可以注入,只能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
做活动,是转型初期《北京商报》首先想到的盈利模式。
初期,《北京商报》希望通过事件营销形成综合影响力。渐渐地,北京商报人意识到,报社不是会务公司、咨询公司,更不是公关公司,一定要把新闻资源跟活动资源整合起来,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,活动才具有独有的价值,否则一定竞争不过专做这个领域的社会化公司。于是,《北京商报》开始只做与媒体价值有关的活动。
《北京商报》总编辑李海向《传媒茶话会》表示,商报赢利,主要依托于对媒体价值的深度挖掘,他指出,媒体价值集中在三方面:第一,资源整合力;第二,平台价值;第三,社会评价功能。三种媒体价值的综合运用,是媒体区别于一般社会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。
2009年,《北京商报》明确了“公司研究”的报道理念和“就做自己”的口号,把新闻价值上升为案例研究价值,针对市场主体,做有技术含量和有专业素养的研究型报道。
日复一日的高质量的“公司研究”报道,为《北京商报》的研究平台提供了有效支撑。作为研究平台载体的北商研究院,建成了一个覆盖十大行业的案例库,阶段性地发布各类专业蓝皮书,被纳入研究的标的企业有近500家。
依托强大的内容平台和研究平台的建设,《北京商报》连续举办了12届的“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评选”,现已形成科学权威的品牌IP。
同样,以内容为赋能器打造出的品牌IP还有中国电子商务大会、北京商业品牌大会、北京品牌发布年度盛典、北京跨年促销节、北京金融论坛、中国主题公园和度假区峰会及“互联网+物流格局”等。
现在,《北京商报》以内容为“赋能器”,支撑其他平台,从而打造品牌IP的模式已经成熟,各类品牌IP活动的收入已经占到了《北京商报》年收入的三分之一。
人才“以价论价” 破格提拔年轻干部
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,摊子越铺越大,人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。
《北京商报》在十年来的改革进程中,坚持选用年轻干部,不拘一格,破格提拔。
看好了苗子,大胆启用,为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平台。在这样的人才观主导下,《北京商报》崛起了一大批年轻干部,在不同的岗位上挑起了大梁,也形成了人才梯队。目前,在《北京商报》已经有90后做到了产经新闻部主任的职位,成为报社中层领导。
除此之外,《北京商报》建立激励模式,培养复合型人才。
多劳多得,少劳少得,不劳不得;尊重劳动,尊重价值,尊重市场。一方面,以劳动量取酬,实现基本公平。另一方面,以劳动价值取酬,将市场反馈作为取酬的重要标准,实现“以价论价”,即以价值论价格。为此,《北京商报》完善薪酬体系,实行基本稿酬+好稿奖,基本稿酬以网络稿件计酬,好稿奖标准为:三等好稿奖励200元,最高特等好稿奖励5000元。
同时,《北京商报》不仅要求记者能采访、会写稿、懂营销、善策划,还鼓励每一个记者在新闻一线做直播,也鼓励记者站到舞台上主持各种类型的活动,在做大记者个人品牌的同时,也提升了媒体品牌价值。
在一系列的机制体制改革之下,北京商报的转型之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。近三年来,《北京商报》收入始终保持年均21% 的增长率,每天的销量保持在十四万份左右。这其中十万份在“天上飞”,三万份面向定向的企业高管层和市场决策层,还有一万份左右的零散订户。《北京商报》总编辑李海告诉《传媒茶话会》。
“绝不不怨天尤人,路是自己走出来的,办法是自己想出来的,与其坐而论道,不如行动起来。没有失败的行业,只有失败的团队。只要团队有战斗力,在转型阵痛中的行业仍然可以找到生存的机会。我们就是逆风飞扬。”《北京商报》总编辑李海说。
短评:
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达。
《北京商报》“逆行”的经历值得玩味。行业再景气,你不努力日子也未见得好过;行业再困顿,若能抓到变化的规律,发掘满足市场需求的自身新价值,日子也能过得风生水起。
从传统媒体发展的“黄金时代”到“最坏的时代”,传统媒体的传统业务早已远离了能让猪都能飞起来的“风口”。
《北京商报》向死而生、逆风飞扬的经历说明一个道理:不论是否身处风口,也不论顺风还是逆风,自己进化出强劲的翅膀才是飞翔的基础。
一切终究要靠自己。
传媒茶话会总编辑 宫佳奇
#今日话题#
转型路上,你家媒体有啥绝活?
欢迎茶粉留言发表你的意见~
近期热门文章